美指高位回落,10月外汇储备增235亿美元
时间:2025-07-05 18:53:30 出处:热点阅读(143)
11月7日,高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最新外汇储备数据,回落汇储截至2022年10月末,月外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24亿美元,备增较9月末上升235亿美元,高位环比增长0.77%。回落汇储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月外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回升受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备增正估值效应影响。
2022年10月,高位美元指数下跌0.5%至111.5,回落汇储非美元货币中,月外亿美元欧元上涨0.8%,备增英镑上涨2.7%,高位日元下跌2.7%;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回落汇储以美元标价的月外亿美元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3%;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8.0%,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9.0%,日经225指数上涨6.4%。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推动10月外汇储备上行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虽然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较9月上行0.27个百分点,以及欧元区公债收益率较9月上行0.10个百分点,利空10月我国外汇储备,但是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较9月下行0.47个百分点,以及10年期日本国债利率较9月下行0.02个百分点,对10月我国外汇储备形成利多。
第二,10月美元指数开于112.149,收于111.570,跌幅为0.53%,推升非美资产的美元价格,利多外汇储备。
第三,10月我国贸易顺差录得851.50亿美元,较9月小幅上行4.06亿美元,录得年内第三高值,也对10月我国外汇储备形成支撑。
展望未来,温彬认为,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欧美国家持续加息引发全球需求回落,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不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10月我国货物贸易实现顺差851亿美元,持续保持高位,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顺差继续在跨境资金流动中发挥稳定性作用,有利于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更长远来看,郑后成表示,展望2023年,我国外汇储备的中枢大概率较2022年上行。这一判断的依据有以下三点:第一,美国ISM制造业PMI与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大概率在11月跌破荣枯线,预示美国宏观经济将进入收缩状态,这将压低10年期美债到期收益率,推升10年期美债的价格,利多我国外汇储备。第二,在美国宏观经济承压下行的背景下,2023年美联储大概率放缓加息步伐,并启动降息进程。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降息将确定性压低10年期美债到期收益率,进一步推升10年期美债的价格。第三,美国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叠加美联储降息,预计美元指数大概率在2023年高位回落,利多我国外汇储备。